大地酒店「東坡宴」發想自焦桐老師(右2)對東坡美學的深刻著墨,由該酒店中餐總主廚李昭明(右1)率領廚藝團隊設計烹調。圖:記者黃彩絹攝影
茶師點茶。圖:記者黃彩絹攝影
大地「東坡宴」重現古人詩文場景
AI後,文化美學空間似乎受到擠壓,講求效率及速度的科技時代,淡化這一代人對古典詩文之美的追求。北投大地酒店十週年慶大氣設計的主題桌席「東坡宴」,結合細膩服務、深度文化、永續食材及創新思維,讓餐宴體驗昇華層次。茶師點茶、琵琶演奏、著古裝服務人員優雅上菜,身臨現場已然感受動人的藝文氛圍,而多道菜訴說著蘇東坡的文學藝術修為,他不被窘困環境打敗,能以客地美食撫慰心靈,也為後人留傳無數美食佳話,成就東坡美食流派。
「東坡宴」上菜別有氛圍。圖:記者黃彩絹攝影
「東坡宴」著古裝服務人員上東坡肉,為賓客帶來歷史遐思。圖:記者黃彩絹攝影
大地酒店中餐總主廚李昭明率領的主廚團隊,向深研蘇東坡的飲食文人焦桐老師,請教蘇東坡料理的內涵,精心設計大地酒店10週年巨獻「東坡宴」,並以蘇東坡的詩文與生活哲學為軸,設計十道主題料理,從點茶開場,到東坡肉壓軸,循味而行,探訪東坡筆墨之外的生活雅趣。
東坡點茶。圖:北投大地酒店提供
開席一盞「東坡點茶」,重現宋人茶道,「茶粉調膏、擊沫成乳,宛若雪霧輕旋,芳香繚繞」,茶不僅為飲,更為一種儀式與審美,讓整場宴席由心而靜、由口而雅。接著以一盞東坡桂酒佐迎,香氣馥郁、色澤清冽。根據東坡詩作〈新釀桂酒〉所述,此酒以木樨花釀成,釀法簡而有致,芳香自然,入口後隱隱帶著初冬山林的氣息。
東坡桂酒。圖:北投大地酒店提供
前菜「燈影魚片」與「紫酥乾煸筍」,一魚一竹,皆有詩意。前者片薄如紙,透光似霞,紅油輕淋,香氣撲鼻;後者則以新鮮綠竹筍佐紫蘇、海苔香煸,清脆甘香,帶出東坡「寧可食無肉,不可居無竹」的情懷。
東坡前戲-燈影魚片。圖:北投大地酒店提供
東坡前戲-紫酥乾煸筍。圖:北投大地酒店提供
「東坡鰒魚」則以花椒與臺灣鮮鮑交織出山海氣韻,致敬〈鰒魚行〉中對珍饈的描摹。
東坡鰒魚。圖:北投大地酒店提供
「東坡羹」以蘿蔔與蔓菁細火熬煮,淡而不寡,傳達東坡對清淡真味的推崇。
東坡羹。圖:北投大地酒店提供
「東坡豆腐」選用香榧入菜,蔥油煎香後再以醬汁慢燉,濃郁而不失豆香本質。
東坡豆腐。圖:北投大地酒店提供
「東坡春鳩膾」則以乳鴿取代斑鳩,滷製後風乾酥炸,外酥內嫩,復刻東坡詩中的春膾滋味。
東坡春鳩膾。圖:北投大地酒店提供
身在海南,蘇東坡第一次嘗到牡蠣,驚為天物,故寫下〈食蠔〉一文,李昭明主廚以酒香烹煮「東坡蚵」,重現這場幽默與驚喜交織的味覺邂逅。
東坡蚵。圖:北投大地酒店提供
「東坡肉」則是千古傳頌的經典佳作,主廚此次以川味詮釋肘子部位,沿襲東坡所提的烹調訣竅—少水、慢火、酒香,並融入花椒與醬香,將肘子燉煮至酥而不碎、肥而不膩,層層膠質交織濃郁風味,相傳東坡在黃州時即以筍佐肉入饌,此番亦以筍共煮,細膩展現文人對火候與滋味的深刻掌握。
東坡肉。圖:北投大地酒店提供
甜點師父研發提拉米蘇東坡肉。圖:記者黃彩絹攝影
甜點「東坡餅」取材傳說中黃州名餅,製作繁複的「毛筆酥」搭配棗泥餡,香甜酥脆。
東坡餅。圖:北投大地酒店提供
花椒鹽滷豆腐腦,綿密柔潤,鹹甜交錯,餘韻悠長。
花椒鹽滷豆腐腦。圖:北投大地酒店提供
大地酒店10周年之際,除了以食饌講述蘇東坡的生活智慧與詩文意境,亦持續實踐對社會的承諾與責任,2月份將年節禮盒收益5%,捐贈予北投在地育幼院,守護弱勢孩童;今年3月號召全館同仁積極參與捐血活動,廣邀民眾以熱血傳遞希望,協助募得超過1萬3千袋血;6月則攜手綠色冀泉與樂亞旅行社啟動「永續轉型計畫」,於佛光大學校園內認植多棵樹木,積極投入碳排減量與生態保育,推廣環境友善的深度旅遊理念,為旅宿業立下永續新標。
大地酒店董事長王雪梅(中微蹲者)率酒店同仁啟動「永續轉型計畫」。圖:北投大地酒店提供
十年歲月,走過一段山水,也燉出一席人文,展望未來,大地酒店將持續以「人文、自然、療癒」為核心價值,深入耕耘地方文化,並與在地旅遊產業與永續夥伴攜手合作,發展更多具思想性與溫度的內容型體驗,持續為每一位到訪者,留下值得珍藏的記憶。
大地酒店十週年有慶。圖:記者黃彩絹攝影
大地酒店十週年,優質服務靠熱誠的員工傳承。圖:記者黃彩絹攝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