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福集團轉虧為盈 蓄勢待發 擴大海內外佈局 酒店式商辦明年完工 關西六福莊二期已啟動

記者黃彩絹/綜合報導

六福旅遊集團總裁賴振融(右2)率台北六福萬怡酒店總經理沈芬(右1) 、六福村主題遊樂園總經理葉忠岳(左2) 、六福旅遊集團財務協理施丁文(左1)宣布好消息,位處台北市中心的六福酒店式商辦,將於明年完工,是全台唯一的頂級酒店式綠商辦,結合旅館服務、物業、商辦專業,為全台商辦寫下嶄新里程碑。圖:六福旅遊集團提供

六福旅遊集團總裁賴振融(右2)率台北六福萬怡酒店總經理沈芬(右1) 、六福村主題遊樂園總經理葉忠岳(左2) 、六福旅遊集團財務協理施丁文(左1)宣布好消息,位處台北市中心的六福酒店式商辦,將於明年完工,是全台唯一的頂級酒店式綠商辦,結合旅館服務、物業、商辦專業,為全台商辦寫下嶄新里程碑。圖:六福旅遊集團提供

六福集團(2705)總裁賴振融今(8)日宣布擴大資產布局,除觀光本業積極尋覓海外據點外,六福酒店式商辦將於明年完工,並將取得LEED與WELL等五大認證。同時,關西六福莊也啟動第二期開發,預計打造生態渡假村、商場與住宅的複合式營運模式。六福2024年成功轉虧為盈,今年4月合併營收較年同期大幅成長18.53%,未來前景看好,該集團將持續以觀光與不動產雙主軸推動國際化與永續發展。

六福酒店式商辦位處台北市中心,於明年完工,是全台唯一的頂級酒店式綠商辦,結合旅館服務、物業、商辦專業,為全台商辦寫下嶄新里程碑。圖:六福旅遊集團提供六福酒店式商辦位處台北市中心,於明年完工,是全台唯一的頂級酒店式綠商辦,結合旅館服務、物業、商辦專業,為全台商辦寫下嶄新里程碑。圖:六福旅遊集團提供
 

六福集團營收創新高


六福集團去年下半年至今營收頻創新高,2024年更轉虧為盈,終結長達8年的虧損。該集團4月合併營收達1.92億元,較去年同期成長18.53%,刷新2019年4月的1.66億元記錄,創下近7年新高。今年首4月累計營收達7.1億元,較去年同期增加7.27%,更一舉突破2019年首4月累積營收6.71億元的記錄,同創近7年新高。
 

海外佈局以符合華人需求的中高位飯店為主


六福旅遊集團總裁 賴振融表示,除觀光本業外,資產活化及佈局是進行式,看好全球觀光穩定復甦,不僅位處南港的台北六福萬怡酒店營收大幅成長,也正積極布局國內外市場,尋覓國內外新營運點,包括東京、英國倫敦及澳洲雪梨,都有相關的案子跟標中,賴振融也指出,海外標的以直接買建築物最快,自己再找地來蓋效率就差了,但兩者成本差不多,他計畫海外的飯店以符合華人需求的中高價位飯店為主要目標,房間數量體約 200 間,期將六福打造為國際級觀光品牌,以觀光本業與不動產開發為雙引擎,推動企業永續成長,打造具國際視野的多元事業版圖。

六福旅遊集團總裁賴振融樂觀帶領六福旅遊集團開創新局。圖:六福旅遊集團提供
六福旅遊集團總裁賴振融樂觀帶領六福旅遊集團開創新局。圖:六福旅遊集團提供
 

全台唯一的頂級酒店式綠商辦明年完工 預估挹注2億元租金收入


此外,全台唯一的頂級酒店式綠商辦,位處台北市中心的六福酒店式商辦預定明年完工,是繼首創酒店式公寓--六福居後,再次領先業界,以酒店式商辦為核心,結合旅館服務、物業、商辦專業,為全台商辦寫下嶄新里程碑。


賴振融進一步指出,六福酒店式商辦於規劃興建時即以環境永續出發,並提前掌握國內綠商辦稀缺,剛性需求殷切趨勢,計畫取得LEED、WELL等五大認證,可望成為台北市少數同時擁有LEED及WELL認證的頂級綠商辦,目前已有多家外商及知名企業探詢,表達承租意願。據指出,以七成出租率估算,該物業將為集團浥挹注2億元租金收入。
 

關西六福莊二期啟動 打造低密度叢林高端度假飯店


永續旅遊推展也將加速,賴振融說明,關西六福莊二期已啟動,預計 2027 年完工,規劃打造 30 棟 villa,每棟 3 個房間,以國內獨一無二緊鄰動物的叢林概念進行低度開發,拚打造出台灣最高端的度假住宿體驗之一。


賴振融指出,六福莊在六福國際級動物保育專業的基礎下,以獨一無二緊鄰動物的叢林概念,打造奢華住宿體驗。全區採低度開發,在多年復育的努力下,目前不時有保育類動物穿山甲、大冠鷲、黃嘴角鴞等台灣特有種現蹤,近期更引水成功復育出螢火蟲生態區,讓在地生態、環境教育及企業營運共生共榮,以生態渡假村、商場、住宅等複合式經營。

關西六福莊二期已啟動,發揮六福國際級動物保育專業,以獨一無二緊鄰動物的叢林概念,打造奢華住宿體驗。圖:六福旅遊集團提供
關西六福莊二期已啟動,發揮六福國際級動物保育專業,以獨一無二緊鄰動物的叢林概念,打造奢華住宿體驗。圖:六福旅遊集團提供
 

觀光業兩大難解習題:嚴重缺工及電費高漲
 

賴振融表示,該集團和其他觀光業者同樣面臨嚴重缺工問題,目前旅宿業受不得引進外籍勞工,僅能引進國內外學校實習生,徒大幅增加訓練人力時間和成本,讓台灣淪為變相的「飯店員工訓練中心」,最後在台灣觀光業訓練好的人才,很多流入新加坡、香港等,讓國內觀光業感到無奈。賴振融指出,以長遠眼光來看,台灣應該開放外國勞動力進入服務業,更應該訓練台灣子弟成為管理人才,向高薪目標推進,基層人力則可開放給外勞。只有在足夠人力下,服務品質到位,才能進一步吸引更多觀光客來台旅遊,讓台灣的觀光業站上國際舞台。


除了嚴重的缺工問題,觀光業的用電也是重大難題,賴振融表示,飯店業是24小時用電的產業,卻被政府併入大宗用電戶,而工廠用電都有減免,觀光業卻沒有,在這方面,很明顯看出政府有在支持觀光業嗎?這兩年電費持續看漲,已經讓觀光業者感受到沈重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