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任觀光署長陳玉秀 期讓世界看見台灣 讓更多人走進台灣

記者黃彩絹/綜合報導

新任觀光署長陳玉秀是首位女性觀光署長,也是首位來民間的署長。圖:觀光署提供

新任觀光署長陳玉秀是首位女性觀光署長,也是首位來民間的署長。圖:觀光署提供

交通部觀光署於今(27)日舉行卸任、新任署長交接典禮,由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親臨監交,新任署長由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陳玉秀,在與會官員及貴賓的祝福中,順利圓滿完成交接。陳玉秀表示,上任後對觀光署業務發展有三大工作重點:找回大家對土地的認同、協助觀光產業及以觀光對全世界發聲。甫御任觀光署長周永暉也以兩大重點交棒:人才(talent)培育及創新(innovztion)。

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(中)監交,新任觀光署長陳玉秀(右)自原任署長周永暉手中接下職務。圖:觀光署提供
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(中)監交,新任觀光署長陳玉秀(右)自原任署長周永暉手中接下職務。圖:觀光署提供
 

首位女性署長也是首位民間人才入主觀光署


陳彥伯次長指出,新任署長陳玉秀是觀光署改制後的首位女性署長,更是首位直接從民間業界借重長才任用的署長,反映了政府希望能將來自業界的嶄新視角、實務經驗與創新精神,引領公共部門激發創意。

交通部次長陳彥伯致詞。圖:觀光署提供
交通部次長陳彥伯致詞。圖:觀光署提供


陳玉秀感謝周前署長在由局長承擔首任署長職務後,為觀光署奠定永續工程及數位轉型的基礎,她指出,這些都是她將持續努力的議題,政策上將是一棒接一棒延續下來,她也了解周前署長對人才及創新兩大主軸的重視,念茲在茲,這也是她未來持續努力的重點。

前任觀光署長周永暉致詞。圖:觀光署提供
前任觀光署長周永暉致詞。圖:觀光署提供
 

台灣之美 值得發現


缷下松菸工作,她啟程到各全國各地考察旅遊。到過馬祖後,她探訪地理條件和馬祖相當的日本瀨戶內海,以了解可借鏡的經營方式。也到訪小琉球和花東,並搭乘山嵐號火車,行駛在花東縱谷上,發現台灣太美了,台灣不缺美麗風景,缺的是我們的發現和看待。陳玉秀也前往東管處舉辦的月光海音樂會,其舞台後方就是太平洋,月亮從海平面升起,景致令人一生感動。她指出,她此行3天兩夜花東行程,就是用ChatGPT排行程,經過多次修改才得到滿意安排,她指出,科技如何運用在觀光旅遊,值得深入研究。另外,她也指出觀光署業務包山包海,各管理處活動很多,未來她會繼續深入了解,並做有效整合和行銷。陳玉秀指出,觀光署開發了很多活動及旅遊路線,期和產業界做更密切合作及行銷。
 

溝通更開放 執行機制靈活化


從民間企業踏進政府單位,陳玉秀如何調適工作文化的差異?她指出,她期望建立更開放的溝通文化及更靈活的執行機制,因為觀光署和市場很接近,過度僵化並不可行,因為市場變化太快,她希望政策和民間需求能彼此連結、信任共好,讓觀光署成為創意的趨動、數據的支撐、政策的明確。


陳玉秀指出,觀光署業務面涵概很廣,有些事務的決策權不在觀光署,另有些是牽涉到國家政策,這得由各部會協商。面對各方對觀光署的要求,陳玉秀感受署裡人員工作的靭性及堅強,著實不容易。
 

觀光署業務發展三大工作重點


陳玉秀表示,對於自己接下來觀光署業務發展他有三大工作重點,一、找回大家對土地的認同,二、協助繁榮觀光產業,協助轉型共好,讓經濟更活絡,三、用觀光對全世界發聲,觀光業是國家實力跟人民生活樣與文化的傳遞,因此觀光的宣傳絕對是具備一定的國家推力,讓台灣觀光再進化、再深化,推動地方創生、文化外交、觀光永續發展,讓旅人一不斷回訪。


陳玉秀指出,文化是觀光的靈魂,而觀光是文化的舞台,人們出國旅遊時,最有興趣的是了解旅遊國和自己國家的文化差異性,而文化也是吸引再訪的關鍵,過去她比較著墨文創和城市文化領域,場域管理不只是在設施管理、場域管理,更重要的,若著眼在人身上,服務設計便顯得更重要,因此,觀光實力來自人的熱情、文化深度和社會共鳴,因此加入觀光署是為讓台灣更進化及地方創生。文化外交和永續發展,促使旅客不會只來一次,可以停留更久、一再拜訪。
 

研究將超商入觀光合作單位


陳玉秀指出,觀光不只是風景的展演,台灣最珍貴的故事和人,她提到,近年她時常關注國外youtuber在台生活或來台旅遊的影片,發現他們最喜歡台灣的人情文化和安全,這兩件事都是來自全民的貢獻,不是只靠觀光署的功勞。


陳玉秀也發現「便利商店」是外國人來台旅遊行程中重要的資訊交換站,因此她希望未來能與超商業者合作,看是否有機會加入觀光產業的推動,讓資訊介接更方便,同時Taiwan PASS票券已串接食宿遊購行,應可發展更多樣貌和產品組合,並可思考是否要透過T-PASS的導入,串聯台灣觀光與超商之間的連結,提供國際觀光客更大便利。


陳玉秀指出,觀光署未來將以「觀光品牌 全球引客」、「環島亮點 捲動國旅」、「跨域整合 多元旅遊」、「智慧景區 價值升級」為施政核心,以「體驗升級」作為關鍵策略,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旅遊環境。
 

研究以科技紓解觀光旅宿業缺工問題


觀光旅宿業缺工問題,陳玉秀指出,缺工是全球性議題,非台灣獨有,也不是只有旅宿業缺工,因此這是國家戰略問題,應由中央通盤考量決策,觀光業需求也應會納入考量。她同時指出,解決缺工問題,依職務特性,有些職務確實可用科技化服務解決人力短缺,她指出,她於5月份拜訪日本瀨戶內海,入住的飯店櫃檯只有1名員工, check in、check out均由機器處理,因此應先釐清哪職務項目缺工,能以哪些科技輔佐。未來觀光署也會進行人才培育,針對清潔、行銷等各職能做階段性輔導與訓練。


媒體詢問,墾丁暑假訂房率減少,是否會考慮提供補助,陳玉秀認為,補助一直都不是最好方式,會找相關單位了解狀況,另外,國人抱怨國旅貴,陳玉秀以自己親身的旅遊經驗,發現住宿價格沒有那麼高,服務也很好,當中訊息傳達是否有落差或誤會,需再進一步了解。


至於業者關切,何時能解除台灣到中國旅遊的禁團令,陳玉秀表示,這部分屬於國家政策,須尊重總統府的決定。
 

重擬入境旅遊KPI目標


去年來台旅客未達千萬人次目標,陳玉秀表示,今年國際旅客的量應該會比去年多,但還需思考是否要以量作為單一KPI目標。她指出,日本京都、西班牙巴塞隆納都在抗議觀光公害,而觀光客來台,也是享受政府提供的資源,若會影響百姓,可能需要有些取捨,因此正在思考是否有更好訂定KPI的方式,例如讓留宿旅客更多以及從停留2天1夜增至3天2夜。


陳玉秀也舉例,過去在電腦公會工作舉行國際展演活動,商務客、國際買家會來到台灣因為供應鏈的關係,但其實,全球供應鏈也時常在改變,因此,她曾向院長提到,希望未來商務展覽能加入以文化接待,讓外客更認識台灣、彼此關係能夠更加緊密,而不僅止於交易關係,讓世界看見台灣,也讓更多人走進台灣。
 
© 愛遊網 itravelgo.tw All Rights Reserved.